蟒蛇油产品:请认准 大蟒、海岛龙油、东盛弘、玉人来 几个商标
北宋末年的捕蛇大师,嗜好将蛇生吞活剥,人称蛇王三
捕蛇手段各师各法,可有这么一位捕蛇大师,他从事这个行当可不仅是为民除害、养家糊口,更像是为了满足自己特殊的嗜好:吃蛇!
01 蛇王嗜食生蛇
北宋末年,方城(今河南方城县)出了个捕蛇大师名叫王三。
王大师捕蛇的手段相当惊悚:他逮着蛇后,都是将其直接塞进嘴里咀嚼吞咽,连个骨头渣都不吐。
对旁人来说捕蛇可能只是个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,可对王大师来说那是人生乐趣所在。是以他每日一早起来就走街串巷,四处游弋觅食。
不知道是否他的嗅觉特别敏锐,整个就是一人形雷达。凡是他经过人家门外,就能知道这户人家里有没有蛇,有多少,甚至躲在哪里都一清二楚!
然后他就会叩门告知主人,进去后径自来到蛇的藏身之处,抓起它就往嘴里送。为了这么一口,王大师很多时候甚至分文不取,不过偶尔跟主人讨壶酒喝润润喉咙。
如此恐怖的存在,简直就是蛇类的天敌克星,很快他的名号就响彻方圆百里,人称“蛇王三”!
听说治下竟然出了这等异人,当时的方城县令也是好奇心大起。衙门里逮住一条蛇后,他特意让人留下蛇的性命,将蛇王三喊来,要当场看他生吞蛇的“表演”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条蛇特别凶猛,王三吃是吃了,结果原文说,他吃的时候被蛇爪所伤,掉了两颗门牙,算是阴沟里面翻船吧。
这里要说一下,一般我们觉得蛇是没有指爪的,不然也不会有成语叫“画蛇添足”了。不过远古时期的蛇其实都是有脚的,后面为了适应环境,四肢退化了而已。
直到现在,还有很多比较原始的蛇类,具有后肢的残迹,比如蟒蛇。不过它们平时是缩进去的,有些农村老人说,蛇用火一烧就会露出脚,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02 三道沟定生死
当然王三的技术不止于此,要不然也不能号称蛇王了。
当时方城县有个村子,附近出了条毒蟒。
这条毒蟒神出鬼没,祸害了不少家畜家禽,甚至还有村民为其所伤。几番围猎无果后,大家筹集了十万钱的巨款,前来请蛇王三出手。
王三到了后,很快就找到了它的藏身之处。
不过估计这次的蛇比较难对付,他也不像平日一样直接冲上去大快朵颐,而是先在外面堵着它洞口,在平地上画了三道沟。
村民不解何意,王三解释道:“今日之毒蟒,非比寻常,我这三道沟,可是有门道的。”
他面色郑重道:“若只是普通的蛇,越过第一道沟就要死;再厉害的蛇,一般也越不过第二道沟。如果有蛇能够越过第三道沟,那我反过来就要命丧在它的手上了。”
话音未落,果然见那毒蟒从草丛里窜了出来,似乎感应到有人在跟它叫阵,只见它径直向前冲锋,无所畏惧。
第一道沟倏忽而过,那蛇根本没有反应;第二道沟,那蛇稍微减慢了点速度,可也艰难越过;马上就要冲向第三道沟,村民见此吓得纷纷四散而逃。
王三也脸色大变,幸好他还有压箱底的绝活,只是有点尴尬:他手忙脚乱赶紧将裤子给脱下来!
有眼尖的村民看得一头雾水,莫非王大师还要施展“美男计”?
却见王三扯着两条裤腿,猛地一撕,竟然将裤子从中撕裂开来。那蛇本来气势汹汹,突然间也好像被无形的巨手给撕成了两段,死得不能再死了。
所有人这才长舒了口气,回来问王三这是何原因。光着两条腿的王三却只是摇头苦笑,不言不语。
03 驱财运破家门
方城有个麦陂村,村里有个富豪也想见识见识王三的本事。
有次召他来家里,结果王三还没进大门,就在那老神在在道:“你家里有条巨大的黑蛇。”
富豪一惊,他就是因为家人见过黑蛇,又遍寻无果后才动了这个念头,当即道:“那就麻烦蛇王将其除去。”
王三却摆摆手道:“我除蛇有个原则,只除祸害人家的蛇,你家这条蛇从不为害,而且催旺你家财运,所以不能除掉它。”
富豪心里暗道:“我家大业大,都是我辛苦打拼而来,关条蛇什么事?莫非这王三徒有虚名?”
当即他再三请求,非要王三去抓。王三了然富豪的小心思,加之旁边一堆吃瓜群众在那看热闹不怕事大瞎起哄,于是呵呵一笑,露出一丝意味难明的神情。
他让人取来纸笔,随即在纸上好像鬼画符一般写了几个字,交给一旁富豪家的管家,吩咐他道:
“你待会将这张纸扔进厨房后墙左边角落的水坑中,大声喊:‘蛇王三喊你!’说完你就赶紧走,千万不要回头,不然恐怕要被蛇所伤。”
管家接过纸就去依言行事,可扔下后,他就半信半疑地在那磨蹭了会,想看看到底有没有蛇出来。
结果,不过片刻,就见一条巨大的黑蛇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,管家吓得尖叫一声就晕死过去。
黑蛇从管家身上爬过径自游出了大门,把所有人吓得尖叫一片。它来到王三跟前,就跟个乖宝宝似地,趴在那里一动不动。王三从地上将它捡起来,盘在身上,随即哈哈大笑而去。
从此之后,这富豪做生意投资失败、被人骗钱,总之各种坑,很快就家道败落。
蛇王三的事迹记载在南宋学者,江西鄱阳人洪迈的《夷坚甲志·卷十五》中。
洪迈夫人的娘家就是在麦陂村,她小时候曾亲眼见过蛇王三几次来家里除蛇。
到了宋高宗建炎年间,四处兵荒马乱,这位传奇蛇王,也不知所踪了。
来源:今日头条 作者ID:野狐奇谈
蛇王三传奇:北宋末年的捕蛇大师:https://python.hn.cn/3229.html